中国退回30万吨阿根廷大豆! 官方已明确表态,这批标注 “阿根廷产” 的大豆将被原船遣返。 导火索藏在这批大豆的“出生地” 上。报关文件写着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可中国海关的检测仪器戳穿了谎言。工作人员筛查农药残留时,发现其成分与阿根廷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完全不符,反倒和美国广泛使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特征一致。 同位素比对更直白,碳 13 与氮 15 的比值,精准指向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土壤特性 —那里正是美国大豆主产区。 这种产地造假在国际贸易里不算新鲜事。2023 年,澳大利亚一批标称 “草饲牛肉” 被查出实际来自集约化养殖场,中国海关当即暂停其进口资格。2022 年巴西玉米也曾曝出混装美国转基因玉米的情况,导致整船货物滞留港口。这些案例都证明,中国对进口商品的溯源核查从不松懈。 回到这次大豆事件,造假者的算盘打得很精。 美国大豆进入中国市场需缴纳 3% 的额外关税,而阿根廷凭借中阿自贸协定相关条款,大豆进口关税仅为 1%。30 万吨大豆按当前市场价计算,偷逃的税费高达数千万元。 更关键的是,美国部分大豆产区曾曝出除草剂超标问题,而阿根廷大豆的安全指标长期符合中国标准,这才成了造假者的 “伪装目标”。 中国海关的较真不是没有原因。2018 年,某国企业将辐射超标的冻品伪装成合格产品输入中国,虽经检测拦截,但仍引发行业震动。 从那以后,中国建立了 “从田间到货架” 的全链条溯源体系,农产品的 DNA 图谱、土壤元素数据库都成了 “电子身份证”。这次阿根廷大豆的 DNA 测序结果,直接与美国大豆品种库的基因标记对上了号,铁证面前无从抵赖。 阿根廷农业部门急了。他们连夜核查出口记录,发现这批大豆是由一家跨国贸易公司操作,在阿根廷港口进行了 “换标” 处理。潘帕斯草原的农户们也很委屈,当地大豆协会发表声明,担心这次事件影响中阿数十年的贸易信任 。 要知道,阿根廷每年向中国出口的大豆占其总产量的 60%,双方合作早已是你中有我。 美国农业部的反应耐人寻味。他们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强调 “支持企业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可明眼人都清楚,美国大豆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屡遭信任危机。2021 年,其转基因大豆因标识不全被欧盟拒之门外,如今又卷入造假风波,这让本就疲软的对华出口雪上加霜。 中国的态度始终清晰:市场大门敞开,但规矩不能破。退回 30 万吨大豆,不是针对某个国家,而是对所有贸易伙伴发出警示 — 中国的检测技术能看穿任何伪装,诚信才是进入中国市场的通行证。就像 2020 年,新西兰因严格管控乳制品溯源,其奶粉在中国市场份额不降反升;而那些试图耍小聪明的企业,最终只会被挡在门外。 这场风波还在发酵。国际粮商们开始重新审核供应链,阿根廷港口加装了原产地核验设备,美国大豆出口商则忙着给中国客户发 “诚信承诺书”。说到底,在全球贸易的棋盘上,谁守规矩,谁才能走得远。 信息来源:据路透社 4 月 28 日消息,近期,中国正式宣布退回进口自阿根廷的 30 万吨大豆。究其原因,该批大豆存在虚构产地的问题,其实际原产自美国,却被虚假标识为阿根廷,目的是以此规避关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