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8808

标签: 美股

美联储必须拉爆东大吗?美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收割其他国家的操作。第一次是针对苏联,那

美联储必须拉爆东大吗?美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收割其他国家的操作。第一次是针对苏联,那

美联储必须拉爆东大吗?美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收割其他国家的操作。第一次是针对苏联,那次收割了大量国家,苏联的资产规模不下几十万亿,最终被瓜分殆尽。8月,美联储副主席鲍曼突然释放重磅信号,支持年内降息三次,并呼吁9月启动首次降息,这一消息给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因为过去几十年里,美联储的每一次货币政策转向,往往都伴随着全球财富的重新分配,而这一次,美国的目标是谁?回顾历史,美国利用美元霸权收割他国的手段早已炉火纯青,上世纪70年代,美联储先降息后加息,直接导致拉美债务危机,整个8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90年代,同样的剧本在东南亚上演,美联储连续加息抽走流动性,最终引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泰国、印尼等国的经济被洗劫一空;2015年后的加息周期,阿根廷等新兴市场货币崩盘,通胀率一度飙升至近50%。而如今,美联储再次站在政策转折点,经济疲软迹象明显,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近期加征关税的政策让全球贸易陷入混乱,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这种情况下,美联储若降息,美元流动性将再次泛滥,而一旦未来经济过热,美联储又会突然加息,让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但这一次,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过去几年,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从2015年的66%降至2025年的57%。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削弱了国际贸易对美元的依赖,而美国频繁冻结他国外汇储备的行为,更让各国对美元资产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哈佛大学教授肯·罗格夫甚至直言,特朗普的政策正在“出卖美国”,削弱美元的“超额特权”。那么,美联储这次降息,还能像过去那样轻松收割全球吗?并不能,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更加谨慎,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而东盟、拉美等地区也在加强金融合作,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美国若想靠货币政策“拉爆”某个经济体,难度比过去大得多。但问题在于,美国的经济模式已经形成路径依赖,它需要不断通过金融手段转嫁国内危机,如果这次降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美联储可能会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比如直接干预汇市,甚至推动新一轮全球金融动荡。而对于中国来说,关键在于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继续推动多边货币合作,避免成为美元霸权的下一个牺牲品。

大型科技股引领美股走高

而且这股热潮似乎还在升温。看看舍伍德新闻的卢克・卡瓦制作的这张图表。它追踪了分析师对主要超大规模科技公司(微软、字母表、亚马逊、元宇宙和甲骨文)的人工智能资本支出的预估。曲线显示,这些投资支出正在加速增长。超大...
本以为第一个倒下的是乌克兰,没想到是瑞士,经此一役,瑞士金融业近乎完蛋了。这

本以为第一个倒下的是乌克兰,没想到是瑞士,经此一役,瑞士金融业近乎完蛋了。这

本以为第一个倒下的是乌克兰,没想到是瑞士,经此一役,瑞士金融业近乎完蛋了。这个曾以“永久中立”和“银行保密”闻名世界的金融帝国,突然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当中东土豪们连夜转移资产、新加坡私人银行资产暴增3000亿美元时,人们才惊觉:瑞士的中立面具,早已被美国撕得粉碎。瑞士的金融传奇,得从1713年那本《银行保密法》说起。300年来,它靠着“不问钱从哪来、不告客户是谁”的铁规矩,成了全球黑钱、脏钱、热钱的“终极避风港”。二战时,它一边收犹太人的救命钱,一边帮纳粹洗黄金,资产翻了5倍。结果2022年俄乌一打仗,瑞士突然变脸:冻结俄罗斯176亿瑞士法郎资产,还跟着美国制裁伊朗和中国企业。“说好的中立呢?!”沙特王室一看,自己存瑞士的钱说不定哪天也被美国远程冻结,吓得连夜转移资产。2023年,瑞士信贷的客户存款跑了1105亿瑞士法郎,相当于总资产的12%。2025年一季度,瑞士商业银行的存款单周暴跌775亿法郎,创历史纪录。中东客户用脚投票,把钱全搬去了新加坡、迪拜——这些地方拍着胸脯保证:“免税!保密!绝对不查你钱哪来的!”瑞士银行经理看着空荡荡的金库,眼泪都快下来了。瑞士的崩盘,背后是美国精心设计的“金融连环计”。第一招:罚款罚到怕。2009年,美国说瑞士信贷帮伊朗躲制裁,罚了5.36亿美元。2014年,又因为瑞士银行帮美国富豪逃税,再罚26亿美元。更狠的是,美国逼着瑞士签了《全球自动信息交换协议》,300年的保密制度直接作废——客户信息得定期交给美国税务局,瑞士银行瞬间从“保险箱”变成“美国监控摄像头”。第二招:加息吸干血。2022年美联储疯狂加息,美元利率从0.25%飙到4.5%,全球资本像潮水一样往美国跑。瑞士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9月底到10月3日,瑞士商业银行的存款一周就跑了775亿法郎,瑞信四季度客户存款流失率高达15%。第三招:翻旧账搞死。2023年3月,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引发恐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突然跳出来说:“瑞信2020年的财报有问题!”瑞信股价当天暴跌30%,直接躺平。3月19日,瑞士政府被迫让瑞银以“白菜价”收购瑞信,但客户已经跑了一半。瑞士政府一看大事不妙,赶紧使出两招“自救术”。第一招:耍赖减记债券。2023年3月,瑞士监管机构直接宣布:瑞信发行的174亿美元一级资本债券全部作废,债权人一分钱拿不到。这操作直接违反了“债权优先于股权”的市场规则,美国先锋基金、太平洋资管等机构亏得底朝天。但瑞士根本不慌——反正美国以前也冻结过俄罗斯资产,现在轮到自己被“反杀”,活该。第二招:重新装中立。2023年3月23日,瑞士宣布恢复“永久中立国”身份,取消对俄罗斯的所有制裁,还停止给乌克兰卖武器。但瑞士才不管——客户信任没了,再不装中立,连饭都吃不上。瑞士这波操作,表面看是“绝地反击”,其实早就埋了雷。美国用15年时间,把瑞士的中立盾牌砸了个稀巴烂,结果2025年自己经济也崩了——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失业率涨到4.4%,美元在全球储备里的占比跌破55%。这说明啥?靠霸凌维持的霸权,早晚得反噬自己。瑞士的衰落,给全球金融圈上了堂课:金融业的核心是信任,而信任的基础是中立和保密。瑞士撕下中立面具的那天,就注定了今天的结局。未来的金融世界,可能再也没有“永久中立”的童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谁尊重客户的钱,谁就能活下去。瑞士的教训,所有国家都得记着——别为了讨好美国,把自己的饭碗砸了。
下周有很多重要数据的发布,市场会有个方向性选择周末市场消息还是偏向正面:美

下周有很多重要数据的发布,市场会有个方向性选择周末市场消息还是偏向正面:美

下周有很多重要数据的发布,市场会有个方向性选择周末市场消息还是偏向正面:美股止跌继续向上;黄金在美国澄清消息后,出现大幅回落,避险情绪降温;特普敲定会晤,俄乌冲突迎来曙光。这些都为下周市场提供了向上的冲动但是下周中美都有重大经济数据公布,这将决定着未来几周市场的走势。1、中国7月社融等数据:中国7月社融数据将公布,6月新增社融4.2万亿元,市场将关注7月数据情况。同时,8月15日国家统计局还将公布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数据,反映中国经济运行态势。这将对短期市场带来重大影响2、美国7月CPI:将于8月12日公布,市场关注通胀是否延续放缓趋势,若数据低于预期,可能强化美联储暂停加息预期,反之则可能引发加息周期延长担忧。本周全球市场受美国就业数据影响,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大幅提高。他们是否降息还受通胀指标的约束。如果7月CPI上涨大幅超过预期,那么降息预期留会大幅回落。这对全球资本市场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反之,市场会继续稳步推进。3、美国7月PPI:将在下周公布,美国6月PPI同比2.3%,投资者将通过7月数据观察“通胀管道”情况及关税对价格的影响。​美国7月零售销售:将于8月15日公布,美国6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6%,此数据将检验美国消费者支出韧性,若零售加速,可为美元提供支撑,反之美元面临回撤压力。这两项数据直接反映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为判断CPI数据提供短中期趋势,这也会间接影响到降息节奏。加上特普会前,各种消息会不断涌出,也直接对原油、黄金带来巨大波动。所以下周市场不会太平,3674点就在眼前,围而不破。市场是走6月底的趋势还是再此筑顶?下周会见分晓!
利好A股。对于美联储而言,联储副主席公开表态的支持年内降息3次,就是对美联储独立

利好A股。对于美联储而言,联储副主席公开表态的支持年内降息3次,就是对美联储独立

利好A股。对于美联储而言,联储副主席公开表态的支持年内降息3次,就是对美联储独立性态度的背刺,顶不住老大的压力了呗。再说一个经济超强大国,长期地将基准利率维持4.0%以上,基本上就形同被全球的资金大割韭菜。为了将资金尽最大可能留在美股,却支付巨额利息,很可能是得不偿失。当然这对于A股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因为人民币汇率已经在7.0元以上位置运行的时间太久。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对于A股核心资产而言是重大利好,国际资金会加速流入A股。同时也为我们久提的降息,提供必要的条件。乐呀财经财经
【WTO和IMF:#美当前平均关税税率达20.1%#】据法新社8月8日报道,世界

【WTO和IMF:#美当前平均关税税率达20.1%#】据法新社8月8日报道,世界

【WTO和IMF:#美当前平均关税税率达20.1%#】据法新社8月8日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新关税于7日生效,美国当前的平均关税税率已达20.1%。这是自20世纪10年代初期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早些时候出现过的一次短暂飙升除外)。由WTO和IMF计算得出的这一数据,与今年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时2.4%的有效关税税率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随后关税进一步升级(尤其是针对中国商品),这使得5月的平均关税税率一度升至24.8%,为190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和中国达成了一项贸易“休战协议”,从而降低了双方互相施加的高额关税,但该协议将于下周到期。WTO和IMF的这一新数据已将美国与欧盟、日本、韩国等国谈判达成且现已生效的贸易协议纳入考量。此外,该数据还包含了美国单方面对巴西、加拿大以及进口铜半成品征收的最新关税。这些贸易协议中规定的关税水平通常低于特朗普在4月威胁要实施的水平,但高于美国此前设定的10%基准税率。更新后的平均关税税率超过了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实施的近20%的税率。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那时的高关税导致大萧条严重程度加剧、持续时间延长。不过,WTO和IMF是根据2024年的贸易量来估算平均税率的。因此,这只是一个估算值,因为企业早已通过囤积和延迟采购改变了它们的行为,并且可能会为应对新税率而改变购买模式或减少进口。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数据显示,只要特朗普不再发表任何令人震惊的关税声明,如果将变化中的消费模式和次级效应纳入考量,这一税率数字应会降至17.7%。(编译/朱捷)
#美加征金条关税再推金价走高#【美加征“金条关税”再推金价走高外媒称或重创全球

#美加征金条关税再推金价走高#【美加征“金条关税”再推金价走高外媒称或重创全球

#美加征金条关税再推金价走高#【美加征“金条关税”再推金价走高外媒称或重创全球精炼中心瑞士】据法新社8月8日报道,受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纽约金价周五盘中创下历史新高。因美国海关最新文件显示,部分规格金条将被纳入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清单,引发市场动荡。根据美国海关7月31日更新、8月8日正式公布的文件显示,1公斤规格和100盎司(约合3.11公斤)规格的金条被列入加征关税类别。该消息经英国《金融时报》8月7日率先报道后,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8日一度飙升至每盎司3534.10美元的历史峰值。但截至格林尼治时间18时30分,金价回落至3461.40美元/盎司。此次价格波动源于白宫发布的澄清声明。一位官员向法新社表示,美政府计划“近期颁布行政令,以澄清关于黄金等专项产品关税的不实信息”,但未明确说明金条能否维持豁免关税待遇。今年早些时候,美国黄金需求及价格曾出现暴涨。由于买家预判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波及贵金属领域,美国市场出现囤货潮。黄金价格年内持续走强,还得益于其避险属性。在贸易局势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美元走软的背景下,黄金作为安全资产备受青睐。对全球黄金精炼中心瑞士而言,黄金加税将是又一记重击。这个阿尔卑斯山国7日刚遭遇美国对其输美商品加征39%高额关税的打击。此前,投资者普遍认为,黄金与医药产品同样享有关税豁免,但后者目前正面临单独加税威胁。另据德国《商报》网站8月8日报道,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美国海关的一份文件报道,美国对某些金条征收进口关税,其中包括在美国需求旺盛的1公斤规格金条。报道还说,100盎司的金条也在征税之列。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一度超过每盎司3534美元,突破历史高位。今年初,对黄金关税的担忧已经引发市场混乱。当时,交易员们曾为规避预期的特朗普政府关税,将大量黄金从伦敦运往纽约。此后,黄金市场恢复平静。但现在,针对1公斤金条的关税可能引发新的混乱。原因在于纽约商品交易所交割合约中的细则,以及全球黄金市场复杂的供应链。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标准合约单位为100盎司金条。此外,还有一种合约以1公斤为单位。但在最重要的实物黄金交易地英国伦敦,黄金通常以400盎司为单位交易。如果要将伦敦黄金运往纽约,则必须先将金条熔化,然后铸造成100盎司或1公斤金条。此时,瑞士的黄金精炼厂便发挥了作用。它们是该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头羊。来自伦敦的黄金通常先被运往瑞士,铸造成较小的金条,再转运到纽约。现在,这一对全球黄金市场运作至关重要的环节正面临因关税而中断的风险。业内人士和专家警告称,此举将带来深远影响。瑞士贵金属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夫·维尔德警告说:“我们特别担心关税对黄金行业以及我国与美国(瑞士长期、传统的合作伙伴)的实物黄金贸易的影响。”瑞银集团的专家指出:“市场担忧的情况已经发生,这给全球的市场参与者都造成了问题。”伦敦资深黄金分析师罗斯·诺曼说:“对黄金征收关税,相当于往发动机油里撒沙子。”瑞银专家还说,这也对瑞士造成打击,瑞士掌握全球大部分精炼产能。2024年,瑞士对美国高达约4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主要源自向美国出口的大量黄金。欧洲央行最近警告称,黄金市场的动荡将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编译/潘革平钟思睿)
调查:A股、美股、黄金即将发生的一幕

调查:A股、美股、黄金即将发生的一幕

想看我们对全球市场更深刻的见解,可订阅《环球市场策略:步入迷雾,十万火急》,A股、美股、黄金、美元下一个重大走势,可能在8月12日晚上揭晓。届时将会发生什么?开篇两大预言,为你揭晓答案。报告亮点:1、今日发布《恐惧...
美国经济撑不住了?鲍曼力挺9月降息三次!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经济学2025年8月

美国经济撑不住了?鲍曼力挺9月降息三次!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经济学2025年8月

美国经济撑不住了?鲍曼力挺9月降息三次!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经济学2025年8月9日,美联储副主席鲍曼一句话直接炸翻华尔街:“年内必须降息三次,9月就开跑!”这波操作直接让市场狂飙——当天美股期货跳涨1.2%,美元指数应声暴跌0.8%!可问题来了:美国经济真到要靠降息“续命”的地步了吗?第一刀:鲍曼为啥突然变鸽派?你可能不知道,鲍曼可不是“嘴炮”,她是特朗普2018年钦点的“铁杆鸽派”。这次她直接甩出三大王炸:7月非农新增就业7.3万创三年新低,5-6月数据被修正掉26万,失业率从4.1%飙升到4.2%!更狠的是她公开喊话:“特朗普的关税战已经把通胀压下去了,现在该救就业了!”这话一出,直接把美联储内部“鹰派”怼到墙角——毕竟上周还有人嘴硬说“通胀没到目标不降息”呢!第二刀:美联储内斗升级成“公开撕逼”鲍曼和沃勒这对“黄金组合”在7月会议上投了反对票,直接掀桌子喊“再不降息就要硬着陆”!更魔幻的是,连一向稳如老狗的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都跳出来警告:“现在不降息,明年失业率可能冲破5%!”这下可好,美联储21个委员分成两派:鹰派怕通胀死灰复燃,鸽派怕经济先崩盘,搞得市场比过山车还刺激——CME数据显示,投资者押注9月降息概率已飙到93%!第三刀:降息真能救得了美国吗?别看鲍曼说得头头是道,现实可没这么简单!摩根大通刚放话:“降息三次也救不了特朗普的关税烂摊子!”为啥?美国企业债规模飙到40万亿,制造业回流成本暴涨30%,科技股估值泡沫还没挤干净……就算降息砸出10万亿流动性,也难救这些“硬伤”!更扎心的是,鲍曼自己都承认:“这次降息可能只是延缓崩溃,不是解决问题!”问题是:当美联储一边降息一边玩“货币宽松”,一边又搞“关税贸易战”,这场经济游戏到底谁会输?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经济学美国经济硬着陆
财新爆料:量化私募机构与券商之间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主要是量化换手高,能给券商贡献

财新爆料:量化私募机构与券商之间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主要是量化换手高,能给券商贡献

财新爆料:量化私募机构与券商之间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主要是量化换手高,能给券商贡献很多佣金。为了留住这些大客户,券商就会返还部分佣金!这次涉及到了幻方的前总监,就是DeepSeek梁文锋的公司,算是大瓜了。当然,这其实是公开秘密了,但这对市场其实不大公平。量化最大的优势是高频交易,他们交易手续费太低的话,对游资、股民是不利的!现在A股炒的各种热点题材,都有量化的身影,“高抛低吸”玩的嗨。美股、港股为啥量化没那么活跃,因为交易成本高啊。